欢迎访问辽宁地方网  今天是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北京市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迎来首批新生

央广网北京9月7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获悉,北京市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小学部已正式投入使用并迎来首批新生,孩子们将在全新办学模式下展开多样化学习。


学校外景(央广网发 张正烨 摄)

北京市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为朝阳区与北京市十一学校合作办学。学校变革办学模式,对课程体系、学习方式、学习空间进行全新变革设计,响应儿童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希望与孩子们共同打造一所“我的神奇学校”。

学校小学部总建筑面积4.85万平方米,规划办学规模为72个班,提供2880个学位。走进学校,与传统教学楼完全不同的空间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教学楼内没有走廊,一年级的教室在教学楼一层一侧呈弧形排列,教师在一层公共空间进行开放式办公。中间巨大的公共空间全部都是学生的“学习空间”,两根大立柱上还滚动播放着每个孩子充满阳光的笑脸。


立柱上滚动播放着孩子们充满阳光的笑脸(央广网发 张正烨 摄)

教室内的学生不是成排坐着,而是几人一组围着桌子一起学习。这里的教室也不叫“教室”,而是有一个全新的名字——“学习工作室”。在这里,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是单纯地教,孩子也不是单纯地学,而是让教师以任务的方式带领孩子去探索,不仅学习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科目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思辨能力,提升交流沟通以及领导团队、创新实践等能力。


老师正在上课(央广网发 张正烨 摄)

在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学习工作室”与“公共学习空间”一起组成“学习社区”,“学习社区”内又分为学习、游戏、探究、讨论、演示讲解等多个区域,响应孩子多样化学习需求。未来,“学习社区”的功能还会继续扩展,将支撑20多种学习方式,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风格、基础,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更好的发展。

除了空间不同,在这里,孩子对老师的称谓也不同。在学生口中,这里的老师都是“导师”。他们不仅要考虑教授的学科知识,更要带着学科知识背景关照孩子的成长,承担孩子成长中的引路人角色。


孩子们几人一组围着桌子一起学习(央广网发 张正烨 摄)

在这场办学模式的变革中,学校的课程设置、学校治理等诸多领域也进行了改革实践。

据悉,该校初中部也将开建,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规划办学规模为48个初中班,可提供1920个学位,计划于2025年建成开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辽宁地方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